中国大学足球的“疯狂三月”到底在哪里?

近几月,中国足球正在上演“狂飙”,接连的负面新闻无疑会降低足球在国人心中的形象。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除了大家熟知的四大联盟,近期激战正酣且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NCAA的“疯狂三月”篮球赛。今年的“疯三”爆出不少冷门,传统强队杜克、堪萨斯、肯塔基均无缘“甜蜜16强”,上届亚军,乔丹母校——北卡大学甚至没获得“疯三”资格。而一些这赛季表现优异的种子球队,如普渡、贝勒也被黑马淘汰。但这就是win or go home的“疯三”的魅力——where amazing happens(奇迹诞生之地)。正如阿伦·古特曼对体育的描述那样“体育是‘游戏性的’身体竞赛”,NCAA“疯狂三月”的黑马逆袭、校际恩怨等元素组成了体育竞技的不确定性,这也推动其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经典赛事。

每年到了“疯狂三月”的关键时刻,当体育世界几乎都将目光投向那些二十几岁的少年时,作为中国球迷,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或多或少会都有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大学体育赛事不能做到像“疯三”那样“出圈”。

其实不只是“疯狂三月”,日本的“箱根驿传”、“足球全国大赛”、“甲子园”等校园赛事也都是我们憧憬和羡慕的对象。也许每个少年都曾在课堂上幻想过自己像大迫杰、上杉达也、樱木花道一样在校园赛场上享受人山人海的欢呼,去打败传说中的对手,当然,这个梦想不出意外会在老师的提问中破灭。

我们常说足球要依靠青训(对于其他项目亦是如此),在《中场对话:大国足球的反思与探索》中,著名足球评论员张路在书中也说过类似的问题:中国足球人口减少,这不仅是个体育问题,更是一个教育问题,因为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它的本质和基本功能绝不仅是竞技,它所要承担的主要任务是教育(Physical Education),对于校园足球工作来说,要做的事不只是提高,更多的是普及。

笔者之所以认为大学生球迷会对中国目前大学体育联赛的“冷淡”感到疑惑,理由如下:一是中国大学生众多。近些年高考人数稳定在每年1000万,根据去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在2021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近1119万(含研、本、专)。如此庞大的群体居然没有组织起像“疯狂三月”那样竞技性和商业性兼具的全国性大学联赛,虽然我们的CUBA有一定的影响力,但除此之外,诸如CUFA、“高校百英里”这样的赛事却鲜有人关注。二是大学生的可支配时间多。大学的学业压力相比初、高中会降低,虽然现在考研竞争大,但考研复习主要是在大三下和大四这总共一年半时间,而且大学生的寒暑假时间一般比中学生长,平常双休日也有保障。因此,按理说大学生比中学生拥有更多的自由体育锻炼时间,也就意味着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大学体育氛围应该更好,我们的大学体育赛事群众基础会更牢固才对。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去年发布的《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我国成年男性身体素质在近些年呈现下降趋势,大学生群体赫然在列。那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深究我国大学生体育联赛发展冷淡和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其实有很多细分点可以分析,我想大学生也在平常生活中感触颇深,笔者就不一一列举。我想以大学足球为例,聊聊我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即为什么现在中国的大学土壤培育不出像“疯狂三月”那样的赛事?

不少人谈到国外校园、职业联赛拥有百年历史时,都会很羡慕。在《中场对话:大国足球的反思与探索》书中也提到日本足球开拓者川渊三郎和他的J百年构想,日本校园足球全国大赛有百年历史不假,这也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我们在批评中国足球没有底蕴时,其实不经意间忽视了一个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我们才有经济基础去发展体育产业,建立职业联赛和大学生体育联赛。因此,我们的全国性大学足球联赛目前还处在探索期(CUFA2000年才成立),在基层选拔、媒体转播、赛事组织等方面还是十分稚嫩。形象点概况我国大学足球联赛的话,那就是“先天难产、后天发育缓慢”。

另一方面,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内卷”竞争文化,其实很多大学生在大一时就开始思考并实践保研、考研、出国、就业等问题,他们花在体育上的可支配时间也许真的没有社会想象的那么乐观。

关于中国足球,我们一直在谈青训、在谈小学和中学足球普及工作,这绝对没问题。可是,社会也应该关注大学足球发展问题,毕竟大学生也是中国足球的重要参与者和支持者。

正如《中场对话:大国足球的反思与探索》所说的,“足球不只是一场90分钟的比赛,更是理念与科学的较量”。当大学足球场不再被限制开放,当足球场上出现的不全是中老年人或其他运动,当CUFA也有“疯狂三月”时,中国足球才能回归体育最初的样子,至少能给人带来希望。

本文作者:董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