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中国足坛,归化一词再次成为了热搜。根据媒体报道,江苏外援特谢拉已经同意了归化请求,愿意代表中国队出战世界大赛。然而,效力于武汉卓尔的球员埃弗拉拒绝了中国足协的归化,一心只想为自己的祖国——科特迪瓦效力。
埃弗拉的态度让科特迪瓦这个位于非洲西部的国家再次走进了中国球迷的视野。除了埃弗拉之外,历史上的科特迪瓦在非洲战绩卓著,走出过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球星。例如德罗巴、图雷兄弟、热尔维尼奥等球星都是科特迪瓦足球史上耀眼的名字。
科特迪瓦足球充满了悲伤的故事。当德罗巴等人正处壮年时期,他们却两次分在死亡之组(2006年德国世界杯同阿根廷、荷兰、塞黑同组;2010年世界杯同巴西、葡萄牙、朝鲜同组)小组出局。
科特迪瓦1-2阿根廷
2014年巴西世界杯,他们一度距离16强目标一步之遥,却在最后时刻被希腊点球绝杀,无缘出线。
希腊2-1科特迪瓦
如今,虽然德罗巴、图雷兄弟已经淡出,但在AC米兰中场凯西、热刺后卫奥利耶以及尼古拉斯佩佩(阿森纳)、扎哈(水晶宫)、拜利(曼联)等人的带领下,非洲大象即将开启2022年世界杯征程。
除了埃弗拉、德罗巴、图雷兄弟等球星之外,科特迪瓦还有很多故事有待我们去发现。今天的足球地理学堂,我们一起走进科特迪瓦,了解这个国家背后的故事。
科特迪瓦or象牙海岸
科特迪瓦位于非洲西北部的几内亚湾境内,该国东接加纳、西部与乔治维阿的祖国利比里亚和几内亚交界,北部同马里、布基纳法索相邻,南濒几内亚湾。该国国土面积大约32.2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我国云南省的面积,人口大约2500万。
该国地处低纬度地区,因此,气候主要是热带气候。该国的热带气候分两种。其中,北部地区呈现出热带草原气候类型,一年分为四季:大旱季、小旱季、大雨季和小雨季。其中4月至7月中旬为大雨季,7月中旬至9月为大旱季,9月至11月小雨季,12月至来年3月为小旱季。南部地区因为长期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气候类型呈现为热带雨林气候。
科特迪瓦地图
科特迪瓦的中文名称是1986年1月1日之后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正式用语。如果你翻看之前的新华字典或者世界地图,你会发现这个国家的名称叫做象牙海岸。那么,这个国家的中文名为什么会由象牙海岸改成了科特迪瓦呢?有人说是因为该国走私泛滥,为了杜绝走私改的名称。事实并非如此。
科特迪瓦所在的地区是西非最早产生文明的地区,曾经这里建立过11个小王国。也曾经有过多个民族迁徙至此并定居下来。然而,到了15世纪新航路开辟之后,几内亚湾的土地成为了西方殖民者建立殖民据点的场所。几内亚湾的各地区因为盛产某些东西被称为XX海岸,比如埃辛的祖国加纳被叫做黄金海岸;贝宁作为称为奴隶海岸。今天科特迪瓦所在的土地因为大象数量成群而成为了西方殖民者贩卖象牙的场地,因此,这片土地被叫做象牙海岸。
19世纪,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其中,1842年,法国占领了象牙海岸的土地,这里成为了法国的殖民地。1893年,法国征服了象牙海岸全境。
瓜分非洲地图
但是当地居民从未屈服过,他们多次组织起来反抗法国的殖民统治。二战中,法国的实力被严重削弱,已经无力维持它在非洲的殖民统治。1960年,该地从法国独立。1961年,该国脱离法兰西共同体,成为了独立的国家。
独立后的国家沿用了象牙海岸的名称。然而,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象牙海岸的拼写方式是不一样的。这就意味着该国在国际上排位(以国家开头首字母为序)飘忽不定。
为了统一名称,1986年1月1日,该国正式启用其法语名Côte d'Ivoire,从此科特迪瓦这个名字成为了该国的正式名称。从此以后,我国的外交文件采取法语音译的方式把这个国家叫做科特迪瓦而非象牙海岸。该国闯进世界杯的时候,科特迪瓦这个名词在中国的外交文件中已经形成,科特迪瓦的名称早已取代了意译,成为了这个国家的中文名。
“两个首都”并立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一个首都,但有些国家却比较特殊。例如我们的近邻日本,虽然法律意义上没有首都,但东京实际扮演了首都的职能。南非则是法律意义上的三个首都并立,其行政首都为茨瓦内(即比勒陀利亚);立法首都为南部的港口城市开普敦;司法首都则是布隆方丹。
而有的国家则是名义上一个首都,其实拥有两个首都,比如我们今天的主角科特迪瓦。科特迪瓦独立之后的首都一直是南部的海港阿比让。阿比让位于几内亚湾埃布里耶潟湖沿岸。
该城建于1903年,因为海上码头与铁路的修建而兴起。随着欧洲殖民者的开拓,这里的条件日臻成熟,成为了西非重要的港口。非洲内陆地区的很多货物都是从这里走出。1934年,法国殖民者将法属象牙海岸的首府从班热维尔迁至阿比让。
科特迪瓦独立后,这里长期作为首都而存在。不仅仅是首都,更是该国的经济中心和贸易枢纽。内陆国家马里、布基纳法索的货物主要从这里出口。即便首都从这里迁出至亚穆苏克罗,这里依然是科特迪瓦的经济首都,政府机构和外交使团仍在阿比让。
科特迪瓦名义上的首都是亚穆苏克罗。亚穆苏克罗原本是一座小村庄。1983年,为了缓解阿比让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和城市治理问题,也为了发展内地经济,该国把首都从阿比让迁至亚穆苏克罗。
就这样,科特迪瓦形成了“两个首都”并立的局面。
德罗巴乞求的停战究竟是怎么回事
说起科特迪瓦,相信浮现在球迷脑海里的一定是德罗巴。德罗巴最让科特迪瓦人动容的一幕出现在2005年10月的2006年德国世界杯非洲区预选赛。当时,科特迪瓦同喀麦隆、埃及、苏丹、利比亚和贝宁同组。每组只有头名能够参加德国世界杯。本组中,埃托奥领衔喀麦隆是科特迪瓦的最大竞争对手。
2005年10月8日,非洲区最后一轮比赛中,科特迪瓦3-1战胜苏丹,同时进行的比赛中,喀麦隆罚丢点球没有赢下埃及。最终,科特迪瓦以1分的优势力压喀麦隆获得了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参赛资格。
赛后,德罗巴把科特迪瓦电视台的话筒和摄像机拿到更衣室对科特迪瓦喊出了停战的喊话。魔兽的讲话在科特迪瓦国内产生了重大影响,后来,两派达成了停火协议。科特迪瓦实现了暂时的停火。
那么,这背后的故事究竟是什么呢?因为独立之后的科特迪瓦没有一个主体民族。全国2500万人口竟然有69个民族,69个民族也被分为四个族系。阿肯族系约占42%,曼迪族系约占27%,沃尔特族系约占16%,克鲁族系约占15%。独立之初的科特迪瓦,有博瓦尼这个强权人物在,还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是西非最繁荣的国家之一。
然而,博瓦尼去世后,科特迪瓦陷入了多个派系的斗争。关于外来移民的斗争以及国家转型失败让国家矛盾空前尖锐。2002年9月,部分来自北方的军队发动军事政变,科特迪瓦爆发了内战。
尽管战争于2004年结束,但是叛军和政府军的对峙依然不断,国家依然陷入南北分裂的格局,政府军占据南部,叛军占据北部。2005年10月,科特迪瓦闯进了世界杯之后,作为球队的精神领袖的德罗巴站了出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多次奔走。
经过德罗巴等人的不懈努力,科特迪瓦终于在2011年迎来了久违的和平。这就是偶像的力量,这就是足球的魅力。
结语
跟随埃弗拉、德罗巴等人的脚步,我们了解了非洲大象科特迪瓦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故事。下一期的足球地理学堂,我们即将跟随另一个球星,了解那里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下一期足球地理学堂,我们不见不散。
(Alexa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