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都灵队遭遇苏佩加空难之后,意大利足球的一代精英悉数殒命,他们没有后辈力量再支撑起华丽的拉丁足球,进而转变风格,成为了功利保守主义的代言人。
所以最近这半个多世纪以来,从皮济到法切蒂,从西雷阿到巴雷西,再到马尔蒂尼和内斯塔,蓝衣军团从不缺少殿堂级后卫。与此同时,亚平宁半岛也孕育出了很多顶级门将,这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两位,自然就是几十年前的迪诺-佐夫,以及最近这20年的詹路易吉-布冯。
由于中国球迷广泛接触欧洲五大联赛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所以绝大多数人对佐夫所知甚少,也很少有人将他和布冯进行细致的对比。其实这两位门神的故事都很有代表性,我们没有必要争论孰高孰低,仅从经历中就能感受到他们背后蕴藏的力量。
一.迪诺-佐夫是大器晚成的意式图腾
一般殿堂级的外场巨星,基本都是年少成名,起码在18-20岁之间,就已经展露出过人的天赋,像齐祖那样25岁之后才真正扬名天下的极少。但门将这个位置有其特殊性,既存在卡西这样的“少年敢为天下先”,也有卡恩这样的“老夫聊发少年狂”。
作为意大利学院派门将的一代宗师,1942年出生的佐夫属于后者,他早先年一直在乌迪内斯、曼托瓦这样的意甲中下游球队效力,即便25岁时(1967年)加盟了那不勒斯,也只能充当北方三强的挑战者。在30岁(1972年)加盟尤文图斯之前,他在俱乐部甚至没有拿过一座像样的冠军奖杯。
长期“混迹于”中小俱乐部,他的才华也很难得到意大利国家队主帅的认可,无论是早先的法布里,还是后来的埃雷拉与瓦尔卡雷吉,要么直接不给他机会,要么在他与阿尔贝托西之间摇摆。
其实在加盟那不勒斯之后,佐夫的潜质就已经被激发出来,出众的基本功让他具备了扎实的门线技术,在出击方面更是以果断与迅疾而著称。身高1米82的他即便在那时也算不上“长臂猿”,但快速的反应能力让他不惧多数冷箭,适时地“弃门而出”也能让对手前锋心惊胆战。
在整个职业生涯当中,除了被内林霍和阿里-汉等人打进几个著名的世界波之外,佐夫在球场上几乎没有可以被指摘的地方。好事者喜欢拿他的扑点成功率做文章,殊不知在他进入生涯暮年的时候,随着点球大战的普及,十二码的重要性才得到凸显,而佐夫只不过属于早年吃螃蟹的人,出现一点闪失在所难免。
但在30岁之前,他始终被俱乐部的成绩拖累,这也导致国家队主帅在选人的时候,即便知道佐夫能力更出众,万一别的门将实力也不错,而且俱乐部成绩更好,就会出现左右为难的情况。
所以从1968年到1972年,佐夫跟阿尔贝托西的蓝衣主力之争旷日持久,1968年佐夫刚刚完成国家队处子秀,就赶上当时正值巅峰的阿尔贝托西在欧预赛8强战中受伤。佐夫就这样幸运地“捡了便宜”,随队在家门口斩获欧洲杯冠军。当然他的发挥也很出色,只不过由于年代久远,不常被人提起。
1970年世界杯之前,由于阿尔贝托西所在的卡利亚里神奇地斩获了意甲冠军,他一个赛季联赛才丢了11个球(至今仍是五大联赛的纪录),所以又从佐夫那里抢回了首发位置。1972年欧预赛的时候佐夫本来占据上风,但由于短暂的伤病,阿尔贝托西又获得了上位的机会,就在你追我赶的过程中,他们都成了年过而立的老将了。
不过随着1972年佐夫加盟尤文,悬念就迅速终结了。如果说60年代是北方三强混战的局面,那么到了70年代斑马军团算是一家独大了。所以从他来到都灵的那天起,一直到10年后退役,都占据着意大利国门的位置。
其实年轻时候的佐夫就是铁人,在那不勒斯前5个赛季联赛都是全勤,球迷们原本以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遭遇更多的困扰,但佐夫却将老骥伏枥的桥段演绎到了极致。
在尤文图斯的11个赛季,他居然没有缺席1场联赛,连续330场比赛出战,至今仍是队史纪录。这期间他帮助球队拿到了6次意甲联赛冠军,1次欧洲联盟杯冠军,并且在1973年和1983年两次杀入欧冠决赛。
当然佐夫生涯暮年最辉煌的成就还是国家队层面,1972年欧预赛之后,再也没有人能挑战他的位置。1978年世界杯和1980年欧洲杯,他都率领球队拿到第4名,当然这只是开胃小菜。
1982年世界杯,40岁的佐夫作为队长领命出征,贝阿尔佐特沿用了特拉帕托尼在尤文打造的一套zona-mista(区域结合盯人)体系,让华丽起舞的巴西人都吃尽了苦头。
佐夫整届赛事有如神助,多次在关键时刻扶大厦于将倾,最终在40岁零133天的时候,以队长身份捧起了大力神杯,成为了世界杯历史上年龄最大的冠军队成员。
一年之后41岁的佐夫在尤文退役,职业生涯的终局之战是那年的欧冠决赛,他仍然是球队的当家门神。在这样的大场面之下完成最后一舞,是对功勋老臣最好的褒奖。
二.布冯是少年得志的蓝衣守护神
我们这个时代的球迷,几乎没有人不熟悉布冯,但有时候身处其中,大家即便知道他是伟大的门神,却无法跳出岁月的框架,从宏观上审视他难以复制的成就:
18岁那年,布冯就在意甲“七姐妹”之一的帕尔马成为了主力门将,在任何时代18岁的门将能在五大联赛中的欧战劲旅立足,都是了不起的成就,更何况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意甲正值巅峰盛世,那是何等风起云涌的场面。
19岁那年,布冯就在莫斯科的暴风雪中完成了国家队的处子秀,那是极为重要的世预赛附加赛,他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高接抵挡,帮助球队保留了进军法兰西的火种。
20岁那年,他就被老马尔蒂尼选中,成为了那年世界杯蓝衣军团的替补门将。而从2000年欧预赛开始(1999年左右),他就逾越了佩鲁济和托尔多等人,成为主帅手下的头牌人物。虽然因为临阵受伤缺席了正赛,但他的天赋用“肉眼可见”已经难以形容了,当时蓝衣军团的掌舵人正是佐夫,他也许看见了比年轻时候的自己更出色的少年天才。
23岁那年(2001年),布冯以5288万欧元的身价从帕尔马转会尤文图斯,在当时菲戈和齐达内这样的顶级金球先生加盟皇马,也“只要”六七千万欧元;如今像阿利松这样的顶尖门将改换门庭,身价也就在七八千万欧元左右。而布冯在2001年创下的纪录,每当后来者们细细推敲,都会禁不住发出尖叫。
即便不考虑其后将近20年布冯的成就,他在23岁之前的履历,已经足够让绝大多数能够称得上“球星”的门将仰望。人们常常用横空出世形容此般天才,或许都会显得苍白。
三.拥有两位传世门神是蓝衣球迷的幸事
在如今意大利主流媒体的评选中,佐夫和布冯谁是蓝衣历史最强门神尚没有定论,当然未来也难分高下。虽说强行评判历史地位没有意义,但这两位的经历有很多类似之处,除去少年得志与老骥伏枥,其他一些特质让球迷们有种“镜中人”的感觉。
其一两人都是所谓“六边形”门将,除非硬要鸡蛋里挑骨头,否则找不出什么特别的短板。要说两人在技术上相对薄弱的地方,还就是上文提到过的扑点球。佐夫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布冯在多次点球大战中,也没有特别令人信服的表现,算是六边形中棱角相对不那么分明的“一角”。
其二就是两人在俱乐部的经历,都是30岁之后联赛冠军拿到手软,欧战中多次有闪光表现,却总是在欧冠决赛中功败垂成。所以他们二位都不是俱乐部大满贯成员,大耳朵杯成为了唯一的遗憾。当然布冯还有一丝弥补的机会,只不过他现在已经处于半养老状态,不作为核心夺冠,多少显得有些“鸡肋”。
其三就是国家队成绩出众,佐夫时代经历过2次世界杯决赛和1次欧洲杯决赛(1970年在大名单中未出场),布冯经历过1次世界杯决赛和1次欧洲杯决赛(2000年要不是受伤也有希望)。通盘来看,只有1994年世界杯蓝衣军团杀入决赛的那次,不处在这两人的时代,所以他们的经历整合起来,几乎囊括了意大利足球战后所有的黄金岁月。
很少有哪个足球强国,可以用门将来定义整个时代,但佐夫和布冯都做到了,这正是意大利足球的特色,也是球迷们的幸事。对于欣赏蓝衣军团的拥趸们来说,有幸见证其中之一,就是上天的馈赠。
(stone)